关于改写的作文,描写改写的作文

什么是改写作文__初中生写作技巧

更新时间:2024-01-12 02:30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而改变其表现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这种训练包括:

1、内容的改写。即将写人改为写事,或将写事改为写人。

2、结构的改写。如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重新组织材料。

3、文体的改写。如诗改文或剧改文。

4、人称的改写。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5、语言的改写。如文言改白话等。

总之,改写既要体现原作,又要丰富原作;借助联想又不凭空乱想。

木兰诗改写6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9 05:05

木兰诗改写600字

昏黄的烛光把一个憔悴的影子印在花堂竹墙上,从影子显示的动作看来,织布女的疲倦、愁劳另有原因。

”吱呀“——花姐身穿一袭白睡衣,出现在木兰房门。”木兰“姐姐轻柔地说,”还不睡呀?都已经三更了。“便走来想要扶起木兰:”再不睡老母父可要生气了。“”唉!“木兰深深地叹了口气,抬起那朦胧的眸子,”姐,您请过目,这可如何是好呀?“花姐接过木简,小心地打开——原来是军书。”你也别愁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快睡吧!“木兰微弱地点点头,轻轻卧躺在木席上,花姐微笑一下,那微笑蕴藏着苦——她也为这事担心。随后,她为木兰熄了灯,闩了门。

第二天,花姐早早起来,去看看木兰。呀!木兰不见了!而她的衣服、头饰、花黄全留在床头呀?!裸着身子能跑到哪去?花姐正焦急时,”哎呀!“老父房内,又传来一声惊叫,花姐急忙跑去。发现父亲衣柜上钉着黄蜡纸:

父亲,望借一套您少时的战甲和衣服,请原谅!

——木兰

家人都愣住了。木兰一个女孩,借男装干什么?

”咚咚咚“——有人敲响了花堂门,五岁的小弟弟蹦跳地去开了门——一位身穿战甲,手拿着长鞭,头发盘得高高的英俊青年站在门外,身后跟一匹千里俊马,马背上安着漂亮坚固的马鞍,马头上顶着漂亮的铜制马笼头。

白居易《琵琶行》改写

更新时间:2023-02-05 15:08

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秋风瑟瑟,江月茫茫。被贬为江洲司马的白居易,送仪位好友来到浔阳楼(今江西九江)江头。两人边饮酒边叙情,心中感到无限惆怅。

忽然,随着习习的夜风,从附近船上飘来了一阵琵琶声。此声幽咽冷涩,一下凝住了白居易和他朋友的心。他们把船移向弹琵琶的船,并询问船中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过了一会,才听到一位中年妇女的回答声。白居易便邀请这位妇女过船来弹奏一曲,经过千呼万唤她才出来。

白居易和他的朋友“添酒回灯”,重新摆开宴席,欣赏这位妇人弹琵琶。

妇人调弦试音,先弹《霓裳》后弹京城流行的《六幺》。只见她“低眉信手”,完全是一个行家的样子。她“轻拢慢捻抹复挑”,手中琵琶仿佛在倾诉生平“不得志”的“无限事”;交错发响的大弦、小弦,也发出了万千“幽愁暗恨”。曲终收拨时,一声裂帛,把听者从梦幻般的境界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此刻,“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惊叹:他自己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快两年了,耳朵里听到的尽是些山歌、村笛,从来就没听谁说过这儿还有会弹琵琶的,而且技艺这样高超。想必这位女琵琶手一定有些来历。他忍不住问道:“请问,娘子琵琶声中为何多带伤感抑郁之情?”

《孔雀东南飞》改写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3

“驾!”下聘的人纵马而去。

“这下可真不错,”刘兄来回走着,兴奋地搓着手,“妹子,你今朝去了,可要好好侍奉那位五公子,赶明儿作了诰命夫人,做哥哥的还有求于你哩!”兰芝抬起头,见哥哥正飞沫四溅手舞足蹈,心里不禁一阵揪痛:“郎君啊,你正身在何处啊?君可知道,贱妾心中的伤痛得厉害啊!忆往昔,你我夫妻恩恩爱爱,羡煞天上神仙,羞毙水中鸳鸯。怎知晴空霹雳,旱地惊雷,婆婆竟说妾身无礼节,举动专由。郎君,

我冤啊!做女儿时,妾便已用削葱妙指织素,裁衣,弹箜篌;用那一双似蹙非蹙含情目历览过前贤之书;用那一对三寸金莲学习过进退之理。何谓‘无礼节’,何谓‘自专由’?!蒙君错爱,立誓要接妾身回家;贱妾亦信誓旦旦:愿为蒲苇,为君隐忍一时。但如今……”此时,兰芝脸上已涕泪万行,已分不清哪儿是痛苦之泪,哪儿是内疚之泪,哪儿是悔恨之泪……

在刘母的催促下,兰芝含泪拿起刀尺绫罗来缝做嫁裳。强忍着的热泪在眼眶里打转,终于落了下来。兰芝眼一模糊,针刺在了纤瘦的手指上,殷红的血滴了下来。血泪交融,在绢上绽出了一幅好看的杜宇啼鹃图……

“驾!驾!驾!”一声声凄厉的御马声划破了沉黑而又浓重的夜空。骏马在奔驰,骏马在嘶鸣,骏马在咆哮,骏马在表示自己的椎心痛恨……

乡思_古诗改写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6

我是贺知章,今年辞官还乡,回乡做个道士,如今世态炎凉,朝廷腐败,弄的我们这些清正廉明的官一个个的被诬陷。所以,我辞官还乡了。

我拄着拐棍,缓缓的向村里走去,牵着这匹骨瘦如柴的驴。想起做了五十多年的官,如今,哎!说着,说着,我便想你了当初背景离乡时的情景:那日,我前往京城求学,全村的人都到村口来送我,邻居们有的送点碎银,让我省着点做盘缠用。有的送点干馍片,让我路上饿了当干粮吃。还有邻居李大婶亲自织的布鞋,她大步流星的向我走来,两手抓紧我的手,深情的对我说:“孩子,这次上京求学,一路上小心,学成之后,如果没有考上的话,没关系,明年再考,咱们有志不在年高,但是你一定要做个好人,当了官之后要牢记困苦的人民啊,要为老百姓们着想。”临行时我拥抱了一下村口那棵老槐树。但是岁月不饶人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是八十四岁高龄了。真不知道乡亲门还认不认识我了,大概那些当时年长的人都过世了吧!

孤独之旅-初三改写作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4

我家是油麻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可天有不测风云,我家破产了!我无力再送儿子小康上学,只能带他一起去放鸭。

我划着小木船赶着鸭子带着小康去芦苇荡,一路无语。

小康突然对我说,他想回去读书了。我什么也不说,只是不停地撑船。

熟悉的一切都在消失,儿子一脸不愿意,但我什么也不能做。周围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水面。经过的船上的人也是陌生的,鸭儿们不会管。庆幸的是,儿子也不想他的麻油地了。

一天傍晚,我们终于到达了芦苇荡。一眼望去,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天边,小康似乎有点害怕,他望着我,露出一个孩子的胆怯,我有点紧张,我告诉他关于这儿的一切。吃完饭后,小康才悄悄从恐慌中镇定下来。

晚上睡觉,他紧紧的挨着我,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第二天,我们登上芦苇滩,找个合适的地方,给鸭们围了个鸭栏,也为我们自己搭了个小窝棚。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与儿子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单调,甚至不需要说任何东西,一个眼神就可以搞定,我有点担心小康是否能承受住孤独。他在夜里经常梦见他母亲,并且嚷嚷着:“要回家。”

一天,我们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芦苇荡变成了一片黑海,鸭子被吹得仓皇逃窜,我几乎要晕倒了,但我看见小康独自寻找着鸭子,他的脸,他的脚被芦苇割伤了。

卖牡蛎的老水手-《我的叔叔于勒》改写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2

(菲利普一行人在哲尔赛岛上游玩,菲利普决定为两个女儿购买牡蛎,向于勒所在的“特快号”走来)

“给我五个牡蛎”一个陌生中夹杂着几丝熟悉的声音传入了于勒的耳中,他仔细回想这数年来的经历,渴望知道是谁,不觉停下了手中的活。

“哦,该死!你在干什么,快一点!”,这个中年男人的生气地怒吼了起来。于勒不得不继续工作,拿着小刀,一下撬开了牡蛎,递给了他,再由他递给他的两位女儿和女婿。她们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拖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把牡蛎壳扔到海里。

于勒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了那位先生脖子上的胎记——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哥哥菲利普!

“哦!上帝。。。”于勒十分欣喜,他难掩自己内心的激动,就当他要喊出来的那一瞬间,他停止了。他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被打发到美洲,在短暂阔绰后又返贫的遭遇,又看了看自己现在的处境,他知道,他们的相认注定是不欢而散,他不会被这一家人所接受。

他抬头环顾四周,很想再看一眼自己至亲的哥哥,却只能见一个背影向着远方匆匆离去了,只有剩余三人仍在吃着牡蛎。

“先生,送您和这两位小姐一人一个牡蛎,免费的,请您拿好”,说着,于勒将撬开的牡蛎递给了这位男士,尽管有些诧异,但她们还是接受了。

石壕吏-改写作文1300字

更新时间:2024-04-19 04:30

有很多事,不是我们不去尽力挣脱,而是根本,无能为力。

——题记

我遥望远方,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残阳的余晖洒落山林深处,深山空寂。我策马远行,不敢回首那苍茫暮色,心里一阵发愁,这么个荒山野林的地方,上哪去投宿呢?

好在,天不负我。我欣喜的看前面有一块石碑上刻着“石壕村”这几个字,想着。

我牵着马儿进了村。阴风袭来,乌鸦啼叫,四处杂草丛生,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好似在抗拒什么。我缩了缩头,这里真的能找到投宿的地方吗?

我漫无目的地四处走着。忽然,我看见前方有一户人家窗户上闪烁着微微亮光。有了,我奔上前去,却惊动了踡在一旁假寐的大狗:“汪汪!”神色凶狠,仿佛要撕我血肉。吓得我牵着马儿连连后退。

“旺财,别叫了,他不是官吏。”一个声音嘶哑的女声从大门里传出来。那只大狗好似能听懂人话一般,竟然收起凶态,摇摇尾巴,回到旁边继续“睡觉”了。我不禁好奇:这,究竟怎么了?

一个老人拄着木棍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她神色枯槁,身材瘦小,眼镜布满血丝。“老人家,您好”,我行了礼,“我是迷路的旅人,能在您这儿借宿一晚吗?”“可以啊”,老人答道,“不嫌弃我这草舍,那小伙子你随我来吧。”

我随老人进了屋,只见里面一贫如洗,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具,什么都没有。哪来的灯,只不过是将几只萤火虫捉进袋子里而已。

蒹葭-改写作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1

深秋的江南向来是这样的天,河边的芦苇长势茂盛,清晨的露水凝成白霜,满地的霜细细地凝成了一层薄雾将水面笼罩。江南的深秋不由给人生出一种阴沉冷涩的感觉出来。

他那时正是失意的一段日子,他本是才华横溢,却无用武之地,本是鲜衣怒马的年纪,却因仕途不顺,被迫来到了江南,他带着一身心灰意冷来到这儿,心想:到了这儿总归是好的,毕竟再也不用为了那点少的可怜的俸禄卑躬屈膝了。想想当时他也只是刚及弱冠,骨子里大抵也是带了些江湖气,便递了辞呈,头也不回地往江南去了。

投江-《史记·屈原列传》改写1700字

更新时间:2023-06-19 14:03

公元前278年,汨罗江边,一位七十多岁的穿着粗布麻衣的白发白须,神情复杂的老人静侯死神凌波而来,他叫屈原。秦军大将白起杀入郢都,章华台沦为一捧焦土,这是楚国的哀钟,也是屈原的丧乐。

屈原踏出第一步,彼时阳光正好,照在江边嬉闹的孩提们纯真的笑脸上,轻松而柔软。

这样美好的画面唤起屈原对少年时的回忆。那一年,屈原初入兰台。那天,屈原身着一袭浅青锦袍,右肩上背着个白色书袋,深吸一口气,这才下定决心踏上石阶。

屈原有些不安,他心想,“听说这位太子性情不驯,算起来前前后后统共赶走了二十多位来侍读的青年才俊,其中不乏家世显赫的贵族公子,甚至还以出言不逊为由摘了几颗头,只希望我这一去能完璧而归,功名利禄再寻他处也不迟”。

忧心仲仲的少年上了殿,却发觉主位上空空如也,想必是太子对挑选侍读一事已心灰意冷,顿时松了一口气,在婢子的引路下入座,并与周遭少年交谈起来。

“在下郑杰,敢问兄台贵姓?”左侧的白衣青年摇着扇搭话。

“不敢当,在下屈平,单字一个原,郑兄客气。”

“久仰久仰,郑某人早就听闻屈兄博闻强识,今日不知是否有幸听屈兄一论治国之道?”白衣青年闻言收扇,正经与屈原行了一礼。

“郑兄抬举在下了,倘郑兄愿听,岂有不从之理?”屈原回礼,随后清了清嗓音,当真说起自己的见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