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迁的作文,描写变迁的作文

一片草地的变迁_初中随笔45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03:31

原本是一块荒地,现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里本来是一个小村庄,后来村里动迁了,村民们陆续搬离了家乡,这里没有了人群,又没有合理使用,所以就荒废了下来。

后来,居住在周围的人们,不知道是谁第一时间发现了这块荒地,于是,一镐头,一镐头,一铲子,一铲子就把这里进行了开垦,人群越来越多,人们各自圈化了自己的领地,就成了人们各自的菜地。

菜地也是留下了人们的汗水。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来到这里开荒,很快,一块块菜地在勤劳的人手下就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菜田。夏天到了的时候,菜地里欢声笑语,也是其乐融融,有收菜的,有聊天的,有劳作的,虽然辛苦,人们也是快乐的,不时还有一只只喜鹊盘旋在树梢的上空。

这样的时光又过了几年,政府领导人觉得这块菜地似乎影响了市容,所以有市政的人出动挂着横幅“此处禁止种地,违者后果自负”。于是,开荒的人们如鸟兽般散了,这里又恢复了荒芜的模样。

野草不失时机的茁壮成长,再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市政人员出现,于是,规划,测量,推土机,翻斗车,劳碌的人们又出现了,这次不同与以往的就是有了合理的规划,栽种了杏树,李子树,松树,杉树,柏树。还撒了一些花籽,相信不久的将来,荒地就变成了花园果园。

人们的生活和这片荒地一样的发生了变化,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

“小石头”变迁记-记叙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06:46

现在的我,是建筑外墙,确切的说是混凝土的一部分。以前呢?我是一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

我不晓得我何年何月何日出生,较清晰的记忆是在一户人家的墙里,混在泥土里,什么也看不到。但我的听觉很好。我对时间没什么大概念,首次深刻的点,是听到新闻报道,重庆成为内陆的直辖市。这户人家的老者颤抖着说:“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八日,十八日……山城即将变成人人向往的沪都……重庆的好时候快来喽……”我想,他应该是激动的吧。

后来,重庆过了世纪大关,日子越过越好,城中村拆了建新式小区商厦。老爷子说过:“可惜我是看不到喽!”我为替他看到这些而感到幸福,虽然我因此丢失了我的“本职工作”,成为了游荡在街上的,被人踢来踢去的“无业游民”。

某天,我被一个小男孩捡起装进了口袋。

“旅客朋友们,沈阳车站快到了。下车的旅客朋友们,请您带好自己的物品到车厢两端等待下车……”随着拥挤的人流出了车站,呼吸到新鲜空气。小男孩的妈妈让他把口袋里的东西——我,扔出去。现在我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状态,只不过换了个城市,换了条路。

我每天最大的兴致就是听路来路过的人讲话,这也是我唯一能干的事。

变迁_初中记叙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0

闲暇时与爸妈聊天的时候,常常听他们讲起,他们那个时代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的思想也跟随着他们的回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但是毕竟没有真切地经历过,总是觉得少了些味道。

当时心里还是蛮羡慕的,不过又想了想,我们这个时代也不差呀!

还记得小时候电视里常播放的广告“旺仔牛奶,旺仔牛奶。营养丰富又健康……”小时候啊,旺仔品牌的食品,可以说是霸占了我整个童年。旺仔牛奶啦,旺仔小馒头啦,旺仔QQ糖啦……夏天吃旺旺碎碎冰,新年送旺旺大礼包。每年春节都会有亲人送旺旺大礼包。那么大,里面的零食那么多,还有一个旺仔贴纸——旺仔如同黑珍珠般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还有经典的咧嘴笑,深刻记忆在我的脑海里。

以前人小,嘴巴也小,一粒旺仔小馒头,可以放在嘴巴里含很长时间,都不舍得吞下;现在长大了,回味从前的味道,旺仔小馒头独特的奶香味,淡了,吃一包小馒头,总是觉得还没吃几个就没了!也许是长大了,胃口也变大了,也许是包装大了,小馒头少了,价格涨了吧。

小学的时候,一放学我就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冲进学校门口的小卖铺扫荡一番。什么猫耳朵呀,无花果肉呀,中华丹呀,棒棒牛呀,泡泡糖呀,瑞士糖呀,但最爱还是旺仔食品……现在都成了童年的回忆。

随着那声“我们毕业啦!”这些儿时的最爱,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

转眼间已经毕业两年多了,我也步入初中两年多了。

菜场的变迁_写景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7

我家住在太湖花园二期,我每天上学都要路过一个大菜场。

原来的菜场正位于交通要道,早晚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常常是一辆大卡车堵住了去路,后面排起了长队,车主们不耐烦的按着喇叭,行人则小心冀冀地在车队里穿行。

菜场上面是发黄的拱形篷盖,差参不齐,挡住了大部分的阳光,无论何时里面都是一股阴气。阴暗潮湿的地面上一道道黑泥,上面布满了车轮印与脚印。没人要的菜叶就霉烂在泥里,盆中的鱼好像也不喜欢在这呆着,都死气沉沉的,偶尔摆摆尾巴。

菜场里空气不流通,夏天热得要命,空气又臭又混浊:菜味、汗臭味、鱼腥味、皮革味……难闻极了。冬天,西北风透过墙上的缝隙吹进来钻进人们的衣服里。尽管卖菜的都穿着臃肿的厚棉衣,还是冻得缩手缩脚,面颊通红。在恶劣的环境下人们的脾气特别大,不是为了一毛钱斤斤计较,就是因为一点点小磕碰而大声争吵。他们的脸上总是一副气愤的神情,干什么事情都是心情烦躁。所有人都希望早日拆迁。

不久前,老菜场真的拆了,在河对岸盖了一个新菜场。

公园的变迁_以公园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8

假日的午后在家中小憩,随手翻阅起那已落满灰尘的相册,看着那一帧帧已泛黄的老照片,其中一帧久久地吸引着我的眼球。

那是很久以前在泰山公园拍的,背景是那座“光秃秃”的“锅巴山”。回忆起那时候的泰山公园,可真是脏、乱、差。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个“高耸入云”的滑梯,石头做的,两侧的扶手很矮,只要稍不小心方向偏了一点点便会摔下去,很不安全,我就不幸得摔过一回,至今记忆犹新。地面都是泥土地,每逢雨天,地上又烂又黏又滑,根本找不到立足之处。一条小河污水泛滥,臭气冲天。还有一个动物园,里面的动物一天到晚吼叫个不休,扰得周围的居民不得安宁,动物粪便的异味弥漫整个公园。

总之,那时候的我不太喜欢这个地方,也不常来,算一算,至今已有好几年不曾去过泰山公园了,听说近几年泰山公园有了很大改观,于是决定下午前去游玩一番。

还未进门,我就被震撼到了。那还是以前那个臭水沟吗?如此的清澈见底,从指示牌得知,它有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小西湖”。细细品味,它也真有几分西湖的韵味。湖上的人工桥交叉纵横,曲折蜿蜒,看它的整体造型,很富有艺术美感,简约、古朴。山上的绿树丛林倒映在水中,形成了美丽的倒影,随着风儿摇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动物园,打听后才知道已经搬走,但一路也没有白走,景色秀丽,静谧恬美,让人的身心与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熟人社会的变迁-读《乡土中国》有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5

《乡土中国》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概念,费孝通先生从血缘到地缘、从家庭到社会、他从人尽皆知的习俗和惯例中剖析何以中国。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通俗但不庸俗。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很多地域的特点。《乡土中国》概括的时空范围不限于一个村庄、一个时代,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延续下来的整个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费老仅仅用了十三四个短小精悍的相对独立的概念,礼俗社会、差序格局、长老统治,便揭示出社会底层结构和运行规律。哪怕是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能解释当下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所有人都依赖同一片土地,而且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安土重迁,很容易了解整个村子所有人的情况,因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做的事是一样的,人的活动都差不多,吃的粮食差不多,家里的财产也差不多,所有人之间是知根知底的,大家的生活是高度相似的。但如今很难去了解熟悉身边的邻居,正所谓人与人之间并不相通,人们的工作生活截然不同,无法再去了解。在以前的社会中,人们很容易相互理解,因为大家做的是同一件事,过同一种生活。“乡土”最初是一种生活方式,后来慢慢变成了另一种明显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征。

小道路,大变化_时代变迁的作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23:13

“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每当我哼着这首曲子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姜堰道路的变迁。

过去的路——泥泞小道

听奶奶说,过去姜堰的路基本都是泥土小路,行人走在上面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冬天,天晴的时候,只要大风一吹,路上的枯枝败叶,夹杂着滚滚尘土,向路上的行人迎面袭来,谁要是敢张一下嘴,保管满嘴是沙子。下雨天更是遭罪,泥土变得异常松软,一旦有汽车经过,即使你左躲右闪,也免不了“落汤鸡”的命运,身上全是泥浆。自行车一路走下来,浑身上下成了“泥巴车”,车轮被泥巴糊得连花纹都看不见了,车篮上也溅满了泥星子,骑车的人好像穿着“泥彩服”。谁要是不小心摔上一跤,整个人会变成一个“泥猴子”。有些心疼新车的,在泥地上舍不得骑,就不是车载人,而是人扛车了。一到夜晚,路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走夜路的人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路,稍不注意甚至会滑到路边的渠道里。

后来的路——水泥大路

真挚回忆折射时代变迁-读《朝花夕拾》有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7:47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题记

习惯了寓言、小说等著作的通俗易懂,直到读了《朝花夕拾》,才真正品出散文中字里行间的韵味。

我读出了他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摘覆盆子,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的根;渴望遇见的美女蛇及冬天捕捉的麻雀。在文中我读出了鲁迅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童年的眷恋及对知识的追求。我仿佛看见了儿时的鲁迅在百草园中与同伴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原来鲁迅先生是这么的有趣、可爱。

我读出了他对旧社会封建思想的批判。《父亲的病》中,鲁迅先生回忆了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情景,揭示了几位“名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原来父亲不是病死的,而是医死的。我感受到他的痛心疾首,他在用文字批判庸医的不负责任,用文字来唤醒麻木的国人走出迷信,让人们清醒,让社会清醒。

改革开放话变迁_优秀记叙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4:47

我的外婆是个健谈的人,没事时总喜欢和我闲聊,我也喜欢听外婆讲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今天做完作业,我们祖孙俩又聊起了“改革开放”这个话题。

“外婆,到底什么是改革开放啊?”我望着外婆笑眯眯的脸,稚气地问。外婆告诉我,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总书记开创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生活的徐家汇来说吧,也毫不例外。现在的徐家汇是高楼林立、霓虹闪耀,立体交通四通八达,马路宽敞、街道整洁,小区景物高雅、空气清新,人民居住条件改善、富足而祥和,但三十年前,徐家汇可不是这样的。30多年前,外婆一家十多口人,就挤在我们学校附近小巷里的一间老房子里。当时,这一带是有名的棚户区,一间房子和另一幢间房子挨得很紧,中间搭了好多小棚,只留出八、九十厘米走路的地方,每次走进走出都不方便,行人交错都要侧着身走;一到下雨天臭水横流,三伏天则是蚊蝇乱飞臭气熏天。那时生活艰难,吃饭穿衣都得凭票,外婆家因人多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后来为了生存,舅爷和外婆只好去了昆明和新疆工作和生活。

照片的变迁-关于照片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4-30 07:05

“一、二、三,对,微笑……”“就是这样,我们再来一张,准备……”中秋佳节,难得全家人相聚在老家,叔叔就拿起手机给我们照了几张全家福。

太婆见拍完了照,催着叔叔仔细保存好,赶紧去冲洗出来,好让她挂在墙上。叔叔听了笑着说:“您要是现在想看,我马上就给你投影到电视上。”说完他拿起遥控器一捣弄,手机上的照片马上出现在了电视的大屏幕上,太婆见了直呼真神奇。看了一会儿清晰的彩色照片,她又感叹地说:“现在真是好啊,以前我们那会儿,拍个照片都难得,而且还全是清一色的黑白照。”我们几个小孩一听,就迫不及待地央求她把当时的黑白老照片拿出来给大伙儿欣赏欣赏。

只见太婆翻找出来一本有点泛黄的老相册,刚翻开第一页,就看到太婆太公当年一家人的全家照,太公一脸严肃,穿着大排扣的中山装,太婆微微地靠着太公,大家都好拘谨啊!

“快看,我找到我爸爸妈妈的结婚照了。”我一溜烟地跑上前,像献宝似的把爸爸妈妈的结婚照递给大家。那是一张彩色的照片,应该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只见一身西装革履的爸爸深情地凝望着穿着婚纱的妈妈,而妈妈则看着远方。叔叔们正想揶揄几句呢,相片就被害羞的妈妈一把抢了过去,拿回房间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