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的作文,描写精神的作文

传承浙江精神_高考满分作文范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7 10:31

作为浙江学子,我将以今之所学、日后之所学,为浙江之建设投入自己的力量,让浙江精神代代相传。

在浙江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上,历史上所形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仍激励着我们,并融入今日的浙江精神中,是浙江的瑰宝。

传承浙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茅盾盾、鲁迅,那些文豪们毕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力量的作品,我们又怎能不去接过这传承文化的接力棒?我们要有对文化的信仰,并用这信仰支撑我们日后的学习。

今日浙江之企业也秉承着浙江精神。杭州娃哈哈有限公司,从一个校办工厂到饮料巨头,创始人宗庆后表示将会“主动迎接消费升级,饮料生产由安全向健康开拓,重点向中医食疗、生物工程突破”,这种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企业精神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来若是要创业,也该如娃哈哈公司这般,将浙江精神赋于实践中,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

浙江精神,早已融入浙江人的生活中。无论是个人或是企业,抑或是立足于浙江这一大省,都需要我们为浙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去改变小环境,就是在承担对于浙江的责任。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我眼中的浙江精神

更新时间:2024-05-16 15:49

如果你到过浙江,一定会记得闲柳拂水的娴静和美好:有长的堤,白的沙,红的墙,和时而掠起的燕子。这是浙江江南春晓,秋月春风的一面。

宋之问有诗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每年观潮时节,钱塘潮水豕突狼奔,挡者披靡,却也有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不但表现了过人的胆略,也展示了高超的技艺,令一众观潮者“别后尚心寒”。这是浙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另一面。

是的,身为浙江人,我爱浙江的春花秋月,更爱浙江人自古传承的浙江精神。浙江先贤余姚人王守仁立功、立得、立言,为中国“二个半完人”之一。他平叛江西,匡扶明室,建立了不世武功,他继往圣绝学,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影响波及东亚诸国;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反抗清兵入关,提倡经世致用。我们的先人以儒学为本的治学精神和积极的入世态度,滋养出了一代代的浙江人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勤于事功的人生态度,而今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他不是一句口号,一个图腾,而是落实在每一个浙江人的一言一行,一饮一食里,没有那些杰出的浙江人,也就没有浙江精神。

坚守精神的家园_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02:06

家园被毁了,是可以重建的;堤岸被毁了,也是可以重修的。但,一个人精神的家园如果被击垮了,那麽,这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这究竟是什麽呢?——尊严。

何为尊严?对于“尊严”这一词,词典中给予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我想许多人都像我一样,并不满足这一简单抽象的结论……

人们欣赏争芳吐艳的花,欣赏绿荫参天的树,欣赏破土而出的草,欣赏孕育生命的地,欣赏博大无边的天,欣赏包容万象的海,欣赏忠心耿耿的狗,欣赏聪明伶俐的猫。可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不,我认为人最高价值的欣赏,在于对事物内在品格的肯定,坚定信念的赞赏,良好个性的认可,是其本身所体现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高雅。我想,这便是自尊,这便是一个人精神的家园。

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同时,这也使我们中华名族传统的彰显和表现,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尊严都不能坚守的话,那人生还有何意义与价值呢?

但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也要灵活处理有关面子的问题,戒急用忍,有时为了更为远大的理想,暂时委曲求全,将以有为也。

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有后来名振天下的将兵多多益善的淮阴侯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怎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纪》呢?

论周恩来精神_描写周总理的作文2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11

他是这样的人,诚恳的人,纯朴的人。

他是这样的人,无私的人,严厉的人。

他的心中装得下千军万马,大好河山,百姓黎民;却唯独装不下自己。鲁迅先生说:“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在饲养别人,虽自己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周总理,正是这样一个把自己全部心血献给人民的人。冰心说:“这个世界没有完人,如果有的话,周总理算一个。

作为举世公认的伟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杰出人物。大知在勇,宏博精神,是自身修养、民族气质、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要经过多少的历练才会有这样的气度,他的人格格魅力又在哪些方面为他闪耀光辉?我认为有五个方面。

钉子精神_读《雷锋故事》有感650字

更新时间:2024-04-15 11:15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说话”这是歌德曾经说的一句话。这几天我正在看一本叫《雷锋的故事》的书。我想大家一定知道雷锋吧!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了一个不平凡的人。他在他的日记里是这样写的:青春嗬永远都是做美好的,但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力量从团结而来,智慧从劳动而来,行动从思想而来,荣誉从集体而来……

解放前,雷锋是一个孤儿,因为他的父母很早去世了所以他跟着六叔奶生活,生活非常拮据,解放后雷锋上了小学那时他已经10岁了他考上了很好的初中而且党和政府还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几年后他入了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每月的工资才两元钱有一次军队搞了一个活动慈善捐助雷锋跑去自己的寝室拿来他好几年的积蓄一百元毫不犹豫的放进捐赠箱雷锋有空闲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读书迷,他背的那个包就是他的流动读书馆记得有一次他和战友乔安山驾着13号运输车,因为天下雨路很滑,所以雷锋下去指挥忽然汽车转了一下弯,把一跟粗木桩撞倒了,不幸的事发生了,雷锋叔叔牺牲了。

凝吴越精魄,创浙江佳篇-《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1 23:47

“一个区域的发展历史,就是当地人的历史”。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浙江人,我从这本书中深刻感受到了世代的浙江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力量,也深深惊叹于父辈们筚路蓝缕所带来的发展景象。

浙江精神是传承的、发展的。河姆渡遗址的盛况穿透历史的风沙,为浙江种下文化的因子;王阳明“格物致知”的至理格言熔铸着智慧,刻入务实求真的浙江人的基因:无论时代如何变换,浙江精神的根始终深扎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红船精神”为新时代发展擎起引航的大旗,“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以博观约取的姿态统领世纪的新篇章:浙江人在变化中掌握着规律,又用规律开创了浙江的未来。一言以蔽之,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浙江精神贯穿着这片厚土的过去和未来,洋溢在浙江的美丽山水间、灿烂文明里。

物质•精神•价值_读后感1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6:35

海洋总是不经意地带给我震慑人心的力量。每年穿行在太平洋上,俯视日本海,仿佛一片蔚蓝的墓志铭,祭奠和歌颂着大海覆盖的一个个灵魂。我也常去海边远眺,但似乎从未见着垂钓者的身影,也许是日本人对大海的敬畏吧。

在余秋雨的《垂钓》中,我却真真实实地领教了两位有趣的“姜太公”。

胖老人,显而易见的,他是位乐观主义者,所谓“鱼不在大,量多就行”是也。他不在乎鱼的大小,而失去这一条标准可以带给他高产量低质量的鱼。他不在乎,只要鱼桶满满的,他依然自得其乐,体宽者心宽,也就练就了这副“好身材”。

至于瘦老人,他的心中有层层标准,而他钓鱼所谓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钓大鱼,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每天带着空空的鱼桶,又空着手回去,日复一日长此以往。虽说是一无所获,但也依然乐在其中,同时鄙视着胖老人沉重的鱼桶。

这两位可爱又可敬的“姜太公”,日日重复着同样的行为,同时对对方报以不屑。在瘦老人眼里,胖老人毫无取舍标准,只知一味拉钩放线,破坏了垂钓本应有的意义;而在胖老人看来,瘦老人不过是个“愿者上钩”的姜太公罢了,而愿意上钩的鱼儿,全世界怕都难找。于是,两位老人彼此嘲笑彼此不屑,彼此较量的同时也构成了海参崴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五四精神永流传-书信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10

尊敬的青年大学生们:

后生晚辈顿首。时间流逝,岁月如梭,经过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华民族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

一百年前,你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反帝反封建,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你们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根植在了中华的大地上。自此,“五四精神”一直流传下去,直到现在。

正如你们所期望的,中华民族重新站了起来,中国站了起来。自你们以后,三十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百余年的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一百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脱贫指日可待。

一百年来,“五四精神”代代相传,青年人已经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主力军,“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富强奋斗不息。请你们放心,现在中国在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五四精神永不落幕,化作薪火代代相传。时代在变,但是五四精神的内核没有变。从前是高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如今是“我们青年人都是追梦人,只有把个人的前途与同民族复兴、祖国命运、人民事业融为一体,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种将个人理想与时代相结合的理念从未改变,而是薪火相传,激励着当代青年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追寻精神的天空_心情随笔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10

我们都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接受大地的馈赠。阳光温和,我们感受自然的温暖;天降甘霖,我们享受水的滋润。人类社会纵使再繁华,其中一点一滴也都源于自然。

其实不止是物质,就连人类的精神,也都源于自然。自然大地本身不是坚实如恒,我们怎会有探求真理的决心?如果自然不是欣欣向荣、万象纷生,我们怎会对真、善、美有任何的理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在江上的清风明月间,体悟到“短暂与永恒”的意义。

自然就是这般无私,如母亲一般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她的孩子以支持和慰藉。然而,作为自然之子的我们,却常常无法理解这种“关爱”。

人们掌握了先进的科技,便向往舒适的生活,城市因此诞生。水泥森林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道路遍布全球。人类在大自然中盖起自己的“小花园”,在里面自得其所。

可是,舒适的生活非但没有使人生活得更幸福,反而失去了灵魂。在纷乱繁杂的社会中,人们不得不谨慎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于是人人都变得小心警惕,变成了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抱着计算器衡量着一切的价值,所谓信仰、理想、道德都可以当成交易的筹码,慈善多作秀,名声不得实,学历常造假,论文多抄袭……社会的各种问题开始凸显,人们匆忙地向前赶路,却将灵魂甩在了身后。

髙三随笔1200字:麻城精神

更新时间:2023-12-28 03:08

秦皇分郡,地属西陵;麻秋屯戍,始称麻城。麻城,这样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不止有绮丽的风光,不止有勤垦劳作的庄稼人,更有一大批为国争光的战士们,他们的精神,已为麻城刻下了光荣的烙印。

同盟会会员曾学鲁,麻城市城关栗子园人。他最常做的事是向群众宣扬清廷腐败,说到痛切处更是声泪俱下;他最常说的话,是“朔风怒吼,众人皆为草偃,排风而行者唯我争已“;他最常穿的衣服,是在衣领处缀有”汉族亡国奴曾“的一习青衫。他曾因清公使以自费生不准习陆军而愤欲自杀,他曾在日记中写下”二十世纪地球,已非帝王巢窟;“咸阳先后,我不争入,惟竭诚申世界之公理,谋众生之幸福而已。”的争争誓言。

这样为国忘我,不牺己命的忠士天下又能有几个?麻城精神,必然忠字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