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作文,描写教育的作文

唯“惩”求进,教育之殇_高一议论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3:31

据材料报道,青岛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整改教育秩序的相关规定,要对学校违纪,犯错的学生进行整改,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人们不得而知。消息一出,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点。人们对此各抒己见:有人赞成惩戒孩子,学生犯错就应该惩罚。也有人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助长体罚学生的风气。在我看来,孩子犯错本该惩罚,但惩戒没有限度,便会造成负面影响,唯惩罚求取进步,乃是教育之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上生存着的每一个人都有自由权,但每一个人必须遵守规则,一旦犯错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小至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批评,大到有国家部门代为教育,惩罚这些充分说明了人们犯错就要惩罚。何况是初生牛犊呢?难道小孩犯错就不该惩罚嘛?习惯本就应该从小养起,学生犯错就该罚。

教育惩戒是育人的必由之路_高中议论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6:59

当今社会,虽然文化水平在稳步上升,但社会教育却频频出现状况,学生上课睡觉,逃课,顶撞老师,甚至出手殴打,这类事情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大城市。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完善社会教育,所以,我认为,教育惩戒是育人的必由之路。

实施教育惩戒,树立良好学风。上课精神散漫,神游天地,这不应该是中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状态。每一次老师的提醒和警告,成为了部分学生的耳旁风,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懒散无力。这个时候,教育惩戒的必有性就凸显出来。因为有了惩戒,学生才会有所顾及,有了惩戒,才会有一个乐学有恒的良好学风,所以,我认为,教育惩戒是育人的必由之路。

实施教育惩戒,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知错不改,顶撞老师,违反纪律,这类学生使老师们最是头疼,实施教育惩戒,自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文明有礼。所以,我认为,教育惩戒是育人的必由之路。

何为教育扶贫-议论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16:34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源自周恩来总理,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流传至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口号,但当需要在教育与浅层利益中权衡时,这句话似乎就只停留在口号上,正如近日所曝光的云南一个贫困县即是负债累累也要斥巨资打造豪华高中的行为引发热议。

这种超出能力范围的奢侈遭受众多非议,也使更多人对于“教育扶贫”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以明理长智,实为人之根,国之本,此穷非彼穷,必先苦其心智。”豪华中学的意义在哪儿?在于留住生源,这是当地政府的回答。但是校园好就代表学校好、师资强吗?举债办校听起来是个好事,但又有多少资金是真的用在改善教学质量上呢?不过是一种歪曲的形式主义而已。同样是贫困县的宁陕县愿意拿出年收入四成供学子十五年免费教育;禄劝县利用互联网现代技术,将名校教师课程引入课堂,达到了两届100%的本科率。同样都是斥巨资,但后者是注重创造教育机会与提高教育质量,而前者却只注重了“霸气”“豪华”之风。

时代在快速发展,功利之风盛行,一国之本的教育也不免在世俗中沾染,“什么都可以浮躁功利,但是教育不可以。”学习犹如破土的小苗,需要阳光与雨露的滋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良好的学术氛围,可靠的社会保障,才是真正的阳光与与雨露,而不是金钱砌成的“豪华温室”。真正关心教育扶贫,应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而应摒弃功利与势利。

扶贫之下,教育扶“品”-关于扶贫的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4-15 03:5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诚如《史记》所载,物质基础是精神建设的前提。但,达到“仓廪实”并满足于此,不求“知礼节”,此为以管窥豹之举。在当今扶贫之风下,也当着眼于扶“品”。

“品”,顾名思义,乃人之精神层面修养。“品”的内涵有很多,如:个人山高水长之风为品,尊长爱幼为品,谦虚待人亦为品。有言自《吕氏春秋》:凡事之本,必先治身。于此,治身所治内容即为“品”。同理,扶贫之本,必先扶“品”。

古有君王专制下治民之策,帝王“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以家庭伦理为基本的分配,向百姓宣扬孝悌忠礼之义,在扶持国家经济同时扶持人民的家“品”。

今有社会主义下治民之策,领导者为贫者制“两不秘三保障”。或借此良机,与贫穷告别;或“饭来张口”,安于“被喂养”现状。就此,国家提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口号。

可见,一强国社会缺不得经济建设之上的精神建设。

教育的初衷-议论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1:04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业负担日益增加,高考俨然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近日,有人提出“体育入高考”的建议,在我看来,在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该被提倡。

对于学生而言,为了应对高考每天沉浸于题海之中,适当的锻炼能够缓解疲劳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的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不会影响学业反而有助于学习。埋头苦学绝对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必要的。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从客观上有增强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而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妥善处理好“劳”与“逸”的关系,我想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教育公平,应以学生为本-议论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自从“体育进入高考”这一话题被发布,热度便居高不下,支持者们认为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增强学生体质,无可指摘。我却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弊大于利。

我们无法否认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并非不认可提出者渴望提升学生体质的善意初衷。但是高考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高考,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学生们本就筋疲力尽、疲惫不堪,更遑论分担多余的精力给体育考试。此外,高考在学生们的心中就是分数的象征,而体育已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得以喘口气的科目。一旦将体育纳入高考,使之与分数挂钩,这无疑是”赶鸭子上架“,而众多学生,便成了试验田里的”鸭子“,再也无心真正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只能追逐着分数拼命奔走,唯恐落后于他人,这难道不是和这项举措最初的愿景背道而驰了吗?

正确教育孩子_高中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看过这样一则漫画:在树下,儿子在看书,爸爸在树上往儿子头上砸苹果,儿子的头上已经被砸出了一个肿块,和妈妈的手里还高高举着一篮满满的苹果。这幅漫画的标题是: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这个深刻的嘲讽了当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的错误。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应与时俱进。

在这幅漫画里,最引人深思的是孩子头上的肿块,它代表的旧时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伤害,这启示着父母不应该采取偏激的旧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偏激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渐渐产生叛逆心理。所以我认为,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而不应当约束管教孩子。

更令人惊心的是这幅漫画的标题: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过于远大的目标直接压在孩子身上,只会把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达成一个一个小目标,从而步入成功的殿堂,而对于这些小目标,也应当是根据孩子的梦想来定,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孩子。

而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社会上的各类人才不能得到发展,孩子们都会陷入“苹果”危机当中,从而不能发展理想,最终只会导致社会上的多元化人才消失。

而在教育孩子上,孟母无疑是成功的。她在发现孩子喜欢模仿后,他做的并不是管教,不是*孩子改正,而是迁去学院附近,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饱读诗书的人。从而,孟珂也不负厚望,成为了继孔子之后的“亚圣”。

德行教育-议论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4:10

学习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是提高自己的德行,提高自己的素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个人品德。

钱学森曾经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发疯的原因背后究竟何在?可以说,是我们缺少德行教育而造成了人才损失。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品德和极高的智慧。很多文人更是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文人气概。他们不正是拥有高尚的品德与智慧,通过德行教育,成为卓越的人才吗?

古时候有的人为了使自己更优秀,在生活中不断重视德行,意义就在于提高个人修养,这也就体现了古代为什么古人喜欢提高自己的个人境界,喜欢归隐,喜欢抒发个人理想。孔子,庄子,孟子等等,他们都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创造不同的思想,意义在于提升个人修养。

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仅仅是学到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或者是没有德行。那么学到知识也就等于没有多大意义,就像近日发生的一件比较令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鸡蛋既然能够在煮熟的情况下再次孵出小鸡。当这篇学术发表之后,人们都对其表示搞笑、厌恶和痛斥。而发表这篇学术论文的人,正是为了获取广大群众的钱财。在金钱面前,他选择了牟利,而不是选择帮助人们。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所以拥有知识还不够,德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眼里的教育_高中议论文15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1 13:44

早上,我拿起书包,迷迷糊糊地走出了房子。我似乎在梦游,觉得这个世界也很混乱。只有脚步声提醒我,我是一个会走路的人。

我的名字叫小艾。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很迟钝,但我擅长背书、作业和考试。我觉得在我的生活中,我就像一个没有目标的游荡的灵魂,徘徊在学校和家之间。老实说,我真的想停下来一会儿。在黑色沥青路上慢慢走着。我漫不经心地抬起头,几栋熟悉的建筑出现在我面前——学校就在这里。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仍然像往常一样东张西望,或者聊天,或者抄写作业。我一把把书包扔到桌子上,坐在我身后的小b就立刻俯下身,在我耳边轻声耳语,但很用力地说:“嘿,我听说某个学校高年级的一个女孩从一栋大楼上跳了下来,你知道吗?”“不可能吗?他们有这么多朋友。”“真的!骗你我把名字倒过来写!”小乙一脸难得的严肃。“如果是好事,为什么要走极端?这不是为了好玩虽然死亡是一种解放的方式,但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也许她作业太多,也许她被老师责骂了……她死后逃到了坟墓,但是她的父母和老师在阳光下都很痛苦。”……学生们表达了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是的,她选择了逃避,所以从那以后她没有作业,没有责备,但同时也没有失去创造更好生活的机会,甚至把她周围的朋友、老师和亲戚都投入了悲伤的漩涡。那种以逃离现代教育为交换的生活,价值何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在他的100篇日记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触动了我。为了还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但自从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便和家里失去了联络。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但是13岁的马可尔同时也有了行动,他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不管是家人的劝阻,还是路途的危险,一切都阻止不了年幼却充满孝心的马可尔去寻找母亲。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