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懂了那些爱恨别愁_走进诗词世界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4

爱之心。

恨之凄。

别之伤。

愁之苦。

我轻轻地翻开一本书,走进了其中。

爱之心

那是一个飘着蒙蒙细丝的雨日。三十三岁的元稹在幼子夭折后,又失去了妻子韦丝。泪,早已淌尽;心仍在滴血。元稹默默无语,独自走到山崖边,凝视着汹涌着的大海,任凭风撩乱自己的头发。元稹久久地伫立在崖上,心却始终不能平静。后来,元稹写下了《离思五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饱含了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满满深情。这是爱,不加任何装饰的真情,就像一个花瓶,它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它艳丽的外表,还有它的做工,用料。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元稹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他那颗热忱的心,爱妻之心。我替元稹的感到无比惋惜的同时,也对他多添了几丝敬意。

这就是爱之心。

恨之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霎时间,安禄山的军队如决堤的洪水,狂暴的野兽,冲进长安城,杀人放火,昔日大唐的光辉不复存在,繁华的都城沦为一片废墟。

杜甫眼睁睁地看着叛军作恶,却又无能为力。杜甫心中充满了恨意,恨造反的安禄山,恨昏庸的唐玄宗。泱泱我大唐,岂能遭如此之践踏、羞辱?一腔爱国的拳拳之心与恨意交织在一起,杜甫含着热泪,挥笔作了《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我心中,这就是诗圣杜甫最质朴的情怀,这应该也是他的诗被后人传诵的缘由之一吧。

在面对凄凉的长安废墟时,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之心全在诗中的字里行间。

这就是恨之凄。

别之伤

广阔的江面,被风吹起丝丝涟漪。

李白与他十分敬重的孟浩然在黄鹤楼旁的江边依依惜别。

这一别,就不知在何时还能再相见。

两人对饮,叙旧,眼眶中盈满泪水。最终,二人还是在烟花三月分别。

李白望着友人所坐的船只在江上渐行渐远,最后成为一个模糊的小白点。李白心中无限的伤感和郁闷,空举着酒杯,长叹一声,挥墨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望着滚滚的长江水,觉得自己的忧伤正如这涛涛江水一般连绵不绝。

千百年来送别时的共同基调。

这就是别之伤。

愁之苦

乐游原上,残阳如血。

李商隐独自倚在车边,发出一声声长叹。

他一生屡受排挤,郁郁不得志,此时的李商隐心中满是惆怅。

望着那斑驳的阳光,如同自己心中那点点愁绪。

时光飞逝,想要功成名就是何等的不容易?

望着夕阳西下,李商隐心中无限感慨。于是,他作了《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愁,正如一杯浓茶,苦涩。但当它的苦涩褪去,留给后人的,就是令我们啧啧称奇的惊喜。这首诗,虽然充诉着怅惘的愁思,却又不失一个文人的风采。

这就是愁之苦。

千年之后。从窗户外投进斜斜的几方阳光。我手捧一杯茶,轻轻地合上书。

我似乎读懂了,似乎读懂了那些爱恨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