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1

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果。 描写景物,特别要注意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点。法国诗人阿拉贡诗云:“什么事物最妙?善良的人,睁大眼睛瞧。”就是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全面观察,留心各种景物。 观察,要选择好一个观察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远。如朱自清的《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作者由近景写春雨的滋润,又从远景烘托春雨的安谧,呈现出景色的层次。 也可以以观察点,从上到下,或从下往上,逐一地对景物进行描绘。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多方面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从颜色、形状、声音、味道等多方面去把握事物的特征,以便能真实、细致地进行描写。 作者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传达给读者,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描写才是成功的。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是必要的。

比喻是景物描写中最常见的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景物明白、生动,并可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大大丰富景物形象的内涵。

①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作者把紫藤萝花比喻为“帆”和“船舱”,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拟人也较多地运用在景物描写中,用人的形态、动作,甚至情感来描画景物,使之表现 得具有人一般的思想情感,会说话思考,有喜怒哀乐,具有生命的活力。

对比也是写景文中常用的手法。在描写景物时,把两种互相形成对照和比较的情况放在一篇文章里进行具体描绘,使之形象更为鲜明,相互映衬。 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了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便以北平冬天刮大风,伦敦冬天难见日光,热带地方的毒日作对比,映衬出济南在北中国的冬天能有温晴的天气,真算得上是宝地这么一个主旨,很有说服力。

事物有动也有静,而且这种动与静是相对的。恰当地运用静态与动态描写,可以解决写景中缺乏生气的问题,增加作品的表现力。为了把景物写得既有画意,又有生气,应该学用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如何“化静为动”呢?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把静景写活,赋予静态景物以流动感。 如朱自清的《春》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用了一个“钻”字,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的”修饰,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的出现,生动地表明了春草的活力,把原来静态的物变成了动态的物。 描写景物亦可以“以动写静”,常用的是以声态显静。 如陆定一的《老山界》中写道:“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以声响来反衬山林的幽静。运用以动写静的方法,比用修饰语来得形象,因而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论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都不应该是单一的,必须注意它们有机结合。结合得好,可以使客观事物有声、有色、有形,给人一种如闻其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之感。 好的景物描写,就是让读者沉浸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获得美的感受的描写。

状物作文

择写作对象:这类作文可写的内容真是太多了,既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家里的器具用品,还可以是你喜欢的礼物玩具……所以首先,你要确定自己写什么。当然这样东西一定是你想写的,这样你就迈好第一步了!

状物作文一般都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那么你要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事物呢?在作文之前你的头脑中应列出清晰的提纲。如写梅花,可以从梅花的样子、梅花的精神、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三方面来写。写你的文具盒,可以从文具盒的来历、外形、用途、对你的帮助四方面来写。这几方面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对事物形态的描写是状物作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把物体描写的逼真,就要对它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观察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或从整体到局部、从点到面。你可以边看边试着说一说,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特点。当然每个物体都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我们不能面面俱到,把它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它的外形特点或作用用途,分清主次,把它如:书桌上有一个笔架,它的底座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在底座上面是一只小白兔正驾驶着小轿车。这只小白兔有胖乎乎的、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两只眼睛像一对晶莹的红宝石。(从下到上,重点写小白兔)

独特的地方写出来。在上面,不断长出新叶。……扁豆又接连不断地派出使者——嫩茎,继续向一条条系好的绳子爬去。过了不久,嫩茎就粗了,紫了,也长满了叶子。(时间顺序,重点写茎叶)

A:火柴盒的封面真漂亮。有两只猴子,一只拿着桃子在前面跑,一只没拿桃子在后面跑。

B:火柴盒的封面真漂亮。两只顽皮的小猴子正在玩耍:一只在前面跑,前爪托着一个大桃子,一副得意的样子。一只在后面追,也许是想吃那个大桃子吧。

A:这个洋娃娃个子真大,头发上面扎了一条发带,眼睛下面长着一个小鼻子,鼻子下面是一个小小的嘴巴。

B:这个洋娃娃个子真大呀,比我的床还高一头呢!金黄色的头发上面扎了一条粉红色的发带,还打了个蝴蝶结。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下面长着一个调皮的小鼻子。红通通的樱桃小嘴点缀得那张俊俏的笑脸更加美丽动人了。

如果只有简单的叙述,会使你的作文看起来很平淡,加入丰富的想象和恰当的描写就会精彩的多。

写景状物作文指导相关内容

心中的美景_阳清湖写景作文700字

又到了暌违已久的暑假,我可以回外婆家小住一段时间,陪陪外公、外婆。早晨的阳光,洒在澄净的湖面,从远方望去,波光闪闪的湖面,好美;新鲜的空气,让我舒畅无比,那个地方,是我想去的地方——阳清湖。阳清湖,是妈妈儿时记忆中的快乐天堂,在那儿有着妈妈…

仍是夏天_写景随笔600字

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与其误会一场,也要不负勇往。——题记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教室里,夏日午后的阳光中,恍惚间,看到了两年前稚嫩的自己,小心翼翼开启了初中的时光。趴在窗边记着笔记,认真的研究复杂的数学题。它们张开无形的手,肆意…

柠檬的青涩_写景随笔650字

春天的世界史缤纷的,是绚丽的,它寄托着人名希望的种子,在金黄色的秋天里发芽、开花、结果。而这一切,需要孕育的过程,那就是夏天,一个外表炽热,内心清爽的季节。季节的开头是那有如柠檬般青涩的初夏。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初夏。承接着初夏的希望,带着…

听雨_写景随笔600字

天空渐渐昏暗下来,乌云徘徊在头顶,似乎不愿将这美好晴空打破,可惜,雨还是乘风而来了,细雨密密的斜织,宛如一个端庄的妇人,高贵典雅,闭上眼睛,仔细的用心聆听,“滴答滴答”清脆的雨声敲击着房瓦,落下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这难道不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吗?…

外祖母家的那片南瓜地-写景作文1000字

一座古朴的老屋,一群悠闲的小鸡,一位慈祥的耄耋老人,一片黄花盛开的南瓜地,这就是外祖母家——一个党员之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外祖母的家坐落在锦和的小镇上,说它是党员之家,还真是名副其实。从这座房子里,一共走出了五位党员——外祖母、外公、叔公…

冬天的疑惑-写景作文800字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与特色,但今天我要写的是四季中其中一季,那就是冬季。冬天的气候在初冬时分会让人们感到很不适应,它变冷变的速度实在太迅速了,所以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里看病的人比平时要多很多,且大多都是风寒感冒。冬天在我看…

待到春暖花开时-写景作文1000字

乌龟山的脚下,是一棵出奇高的结满了桂花籽的桂花树。桂花树的右边紧挨着一株矮胖矮胖的柚子树。柚子树总被它上方的一片张牙舞爪的石榴枝条欺压着。卷耳就住在石榴树下。大雪扬了一天一夜,父亲拎回来一只皮包骨头的快断气的小狗崽。它应该是条流浪狗,大雪封…

从重庆看长江_初中写景作文

我自小出生于重庆,是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而我又生长在长江边,每天畅饮长江之风,可以说,我是个“长江边的孩子”。于是从小开始,我就与“重庆”、“长江”这两个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我站在重庆黄土之上,伫立长江沙石之间,笑了笑,不禁感慨:重庆…

美丽的白云山_初三写景作文

过完热热闹闹的新年,就想趁这个节假日,去游览一下远近闻名的广州白云山。于是,我们一家人带上沉甸甸的背包,乘坐地铁,到达这风景如画的白云山。因为是节假日,所以游玩的人们特别多。他们带着大包小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这美丽的白云山。我们也随着…

飞翔的精灵_初三写景作文

我倚在温暖的窗内,欣赏着这梦幻般悄然盛开的雪花,庆幸自己竟发现了这绝美的盛开。我打开绿色框架的玻璃窗,伸出了双手。一片雪花轻柔地落在了我的手心。稍稍思考,雪花便无声无息的逝去了,它融在我的手心里,化成了一滴闪着亮光的水珠。一片片洁白的雪花在…

美丽的西溪_初三写景作文

我的家乡在杭州我的家乡在杭州,那里有数不清的美食美景,其中,西湖和西溪湿地最引人注目。西溪湿地是杭州的"肺",那里青山绿水,被人们称为"世外桃源"。那里的房子也非常具有特色,白的墙黑的瓦,古色古香,是杭州最具有复古风情的公园。今天,就让我们…

那年夏天,那片海_有关大海的写景作文500字

我喜欢大海,喜欢它的深邃,喜欢它的蔚蓝,喜欢它的壮阔,喜欢它落日下的唯美。大海,美得那么有诗意,蓝天下的大海,总用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那年夏天,我站在那片金色的沙滩,遥望远方蓝色的海平线,一缕缕白色的烟袅袅地升起,一个个黑色的小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