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则不继的作文,描写同则不继的作文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议论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58

和为相应,作为一种令人向往的状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讲求和,殊不知,趋同妥协也如影随形。故和为大道,和实生物,且和绝非同,同则不继。

“和”自古以来便深深印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春秋战国硝烟弥漫,百姓社会都渴望着和平统一的局面,因此诸子百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和为贵”的思想。儒家的“太和”,道家的“不争”,墨家的“非攻”,皆是“和”在家国稳定方面的体现。加之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中央集权举措,将相和,六尺巷等历史佳话的印证,“和”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然而“和”被过于广泛应用则令人担忧,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格式之严最终导致了社会文化之衰。以鸦片战争为伊始,清朝多次退让签下不平等条约是外交上的一味求和,封建势力的固守则是对世界大变局的一味求和。当一团和气成为了空缺的掩饰,空缺肆意扩张,最后只得狼狈收场。

此外,我们做不到完完全全的和,当和成为多数,牺牲少数不和一方的利益便成了必然。加之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集体的“和”又能带来个人的安全感,于是为了维护表面的“和”,人自动承担起劝和的责任,随时代变迁愈发稳固。有了这一层“共识”,人的所作所为自然沾染了正义的光辉,称大势所趋为和。德国纳粹的民族大义以上亿生命为代价,文革时期的振臂高呼用十年发展停滞来成全,所以一旦“和”超出合理范围,它便展现近乎侵略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