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_关于理解的议论文作文1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08:31

不久前,有一个人退出了哈利波特演绎的QQ群。

起初时,大家都埋怨这个同学。突然有一天,一个同学站起来为退群的同学说话了:“时间久了,大家或许都把Q群当自己家,群里每个人都成了自己家人或朋友了吧。某人退群,在爱家者看来似乎大逆不道。但我们要将心比心为这个同学想想,假如不是他的自愿行为,而是他父母暴跳如雷时私下把他从Q群里退出,我们这样背后里不分青红皂白地谩骂同学,会不会是另一种无理和粗暴呢?虽然这个同学看不到网上的辱骂,如果换作我们自己,看到同学对自己不堪入目的言论,会怎么想呢?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建议大家别再拿这说事,还是多点互相理解吧!”

其实,我也是这件事的旁观者。当时,我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在不知不觉中我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它不仅关乎班级团结,这个同学的心理承受压力,而且涉及到我们中学生如何交友和相处的重要问题。

彼此的善意和互相理解,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敢于直言的那位同学,就用她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在同学之间,不经意地架起和维护了这座心灵的桥梁。如果没有她及时的劝阻,没有她爱心的呼唤,咱们班同学之间肯定会留下深深的裂痕。由此可见,人们在生活中遇上矛盾和误解的时候,多一份宽容互让,多一点互相理解是多么的重要啊。

明朝时,在京城做官的董笃行接到家信,得知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马上修书回复:“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邻居效法董家,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仁义胡同”的故事。正因为董笃行及家人主动让利才打动邻居,互相理解化解了矛盾,才成就一段佳话。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不光能化解邻里矛盾,有时候还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化干戈为玉帛,安邦定国的重要作用。战国时,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没有争一时之气,而是从国家大局出发,给予老将军廉颇以理解,尽量回避、容让,最终打动廉颇,有了“负荆请罪”的著名典故。

当然,互相理解说来浅显易懂,可实践起来却实属不易,甚至难如登天。人啊,事到临头时,出自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很少人能做到不头脑发热冷静思考的。所以,人与人要做到互相理解,首先得学会从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和看待利弊,像董笃行和蔺相如一样。如果能做无我,那天下一定会无不可谈之人,无不可成之事。

其次,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视野更宽阔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一定会容易得多。拿前边同学退出Q群这事来说吧。我们不能只因为某同学退出Q群(就算设定是他做的吧),就不顾这位同学以往种种关心集体和团结大家的友爱表现,而枉论他寡情自私。要不然,也许你的粗暴言论就会误导同学,以致互相疏远,不利团结。再说,入不入Q群,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即使退出Q群,如果是出于缓和家庭矛盾,拉近亲子距离的动机,如果是出于集中精力,提高学习的目的,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啊。

最后,遇事要做到互相理解,还需当事人能心平气和,头脑冷静。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和冲突,一味的针锋相对只会让微风变成狂风暴雨,让事情变得更糟。表面上明白事理的大众,事到临头大多会全然忘记互相理解,常常在无意之间你推我挤,甚至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为退群同学直言的女生实在难能可贵。众口一词的时候,她把头脑冷静下来,把话说得合情合理,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她站在更宽阔的视野上理解他人,以海阔天空的心胸,以心平气和的情绪处理事情,很不简单。

的确如此,人和人之间因互相理解而芳香四溢;因谦让宽容而风和日暄。学会宽容,互相理解,为别人敞开自己的心门,我们会得到一个天高地阔的世界。

互相理解,是冰天雪地中的一股暖流,能融化冰雪;互相理解是狂风暴雨里的一把雨伞,能遮风挡雨;互相理解,是人心荒漠中的一抹绿茵,能点亮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爱心,互相理解,去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去拥抱人世间的欢乐吧!

理解_关于理解的议论文作文1500字相关内容

有关学习求知的议论文论据:源泉

“惟一的腿”——思考是灵感的源泉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才华横溢,可是有一次为了描绘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心上人,苦思冥想了两天,还是一无所获。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头昏脑涨,在睡梦中,他忽然吟出了下面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

关于学习的议论文论据:思考

爱迪生的思考——思考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金钥匙爱迪生幼时就爱观察、爱思考,同时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上学不久,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对学生说:“二加二等于四。”他站起来发问:“老师,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呢?”老师被问得目瞪口呆。老师不仅不认…

2016议论文论据素材:理想

1、道理论据:志当存高远——诸葛亮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2、事实论据…

2016议论文优秀论据:立志

1、道理论据: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高尔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石玉昆2、事实论据:周处立志好学鲁迅异医从文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小…

描写读书议论文论据素材:调查研究

孙中山酷爱读书——不读书便不能生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酷爱读书。他流亡国外期间,虽然仍在为革命奔忙,但只要一有空暇时间,他就一头钻进书里。在伦敦时,他经常到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看书。他的生活费也经常用于买书。有一次,他的钱用完了,衣食无着,还是…

关于议论文论据素材:名人事例

1。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

关于名人的议论文论据素材精选

1。一次成功就够了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

议论文论据素材精选:爱国

屈原以死报国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

2014年高考议论文哲理散文写作素材大全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誓愿,要在佛在佛诞日那天赶到圣地。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诚、不妄语,何况是对佛陀发的誓愿呢!但在穿越一…

2015高考议论文论据:攻坚

事实论据1。在困境中著书我国清代杰出文学家吴敬梓,生活贫困。在他创作《儒林外史》时,经常因为家中无米下锅而挨饿。有一次一连两天吃不上饭,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气,还向妻子要笔继续写书。妻子流着泪劝阻他。恰好此时,有亲戚送来三斗米、两千文铜…

2014高考议论文必备作文素材:真正的消防队员

无言的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26岁的母亲凝视着她那罹患血友病而垂死的儿子。虽然她内心充满了悲伤,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就像其它为人父母者,她希望儿子能长大成人,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如今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为病魔会一直缠…

关于智慧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1)引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办事,倾听自然的话。“就是说智者应该坚持真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如范晔所说:”智者顺时而谋。“这就与逆潮而动所施展的诡计狡诈划清了界限。让智慧充满人间。(2)事实论据孙膑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