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厚德的作文,描写厚德的作文

厚德·明理·正心-随笔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3:18

楼名,作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着深远的意义,于润物细无声中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其奋进的力量。而其中我感触颇深的便是:厚德、明理和正心。

《周易·坤》中提到“君子以厚德载物”,即道德高尚者能够承担重大任务,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德是每一个人都必修的“开学第一课”。古语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厚德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关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而在新时代中,德的内涵同样不断丰富着,我们可以看到:白芳礼老人资助贫困儿童的善良,钟南山院士和广大白衣天使于疫情中挺身而出的担当,这些无不令人动容。因此“厚德”是我们的人生第一课。

第二课便是“明理”。“明理”即通达事理,一是指知晓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和原理,这便需要我们怀着一颗好学严谨的心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以知识的力量来充实武装自己。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便是把它应用于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明辨是非,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玉外纳曾言:“智慧首先教人明辨是非”。明是非是一种大智慧,它可以避免让我们的人生走向歪行道。

格物得知,厚德致远-随笔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3:01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青年一代所必需的是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可靠的为人品德,二者兼备才可远行,因此,格物得知,厚德致远。

格物的花从来需要汗水的浇灌。布莱克曾言,“只有崎岖而未经俢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君不见,古有朱熹格物致知引领儒家主流,今有“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间跋涉山区,铸就中国天眼;君不见外有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灯泡实验上百次,终在反复钻研中,为黑夜送来光明;内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呕心沥血,苦心孤诣,方得“志探龙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步履匆匆,吾辈青年更应继承前人格物之理,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以青春的姿态眺望,一苇以航,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新辉煌。

厚德正是花成长所必需的阳光。若无光的滋养,在水浸泡下的花终会腐烂。“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无畏、同情、勇敢。”《无问西东》中如是说。若一个人有才无德,其后果甚至比无才无德之人所酿成的还要严重。清华女高材生在斯坦福读博期间,破解了我国北斗密码并无偿送给美国,虽是民用北斗但其对国家的背叛依然令人痛心。北大学生吴谢宇狠心弑母,杀人分尸后出逃三年才被抓捕归案,如此丧尽天良的高智商犯罪令人唏嘘不已。可知若一味发展才能,却忽略品德的养成和德治的熏陶,后果将不堪设想。

和厚德有关的作文6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3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北京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容载万物的人文精神,这是北京和北京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时时处处体现在北京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

学会理智追星,厚德家国情怀-议论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4-04-30 08:48

从前坐在教室的我们,提到长大后的职业,大相径庭。有人想象屠呦呦那样,秉承先贤精神,造就光辉中国;有人想象齐白石那样,一身五易画风,形成独特流派;有人想象李子柒那样,弘扬田园精神,传承中国文化。现在坐在教室的,我们大多数都异口同声:明星。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应,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明星的出现,使它们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逐他们,以此为荣。因此对追星现象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学会理智追星,要思考追什么样的星。王源,一个家喻户晓的童星,他是初生牛犊的演员,是身经百战的歌手,更是联合国大会的演讲者,给所有人都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以此为荣,与之追随,他的粉丝们都会以他为榜样,激励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不断提高,才能更好领略家国情怀。可是所有的明星都追吗?光鲜亮丽,光芒万丈的范冰冰身后却是身负国家税款;大众欢迎,新兴出道的仝卓身后却是徇私舞弊,知法犯法的不思进取;幽默风趣,好评如潮的罗志祥背后却是道德败坏的虚伪人设……这样的星怎能追?怎敢追?触碰道德底线,谈何净化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