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鸣的作文,描写宁鸣的作文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高中随笔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6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沿着历史探寻,我看见了苏子瞻乌台诗案后仍能赋一首“一蓑烟雨任平生”淡然与竹林中;林肯数次竞选失败,仍言“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自强而后成。余秋雨曾言:“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机制的情况下,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然依我之见,这不过是懦弱之人的自我保护,我更愿欣赏海子在《以梦为马》中所言:“总千万人都要将此火熄灭,我一人仍要将此火——高高举起。”面对流言或诽谤,我绝不隐忍,让自我宽慰吞没心中的不平。我不会选择沉默。

流言是一团火,沉默是一捆助燃的薪柴。当今那些冷眼指斥“凤爪姐”“霸座男”的道德勇士与清朝张岱所言之以理杀人的卫道者何其相似。他们罔顾法律人伦,肆意践踏、侵害他人隐私,那狰狞的嘴脸和畅快的心理是多么扭曲。而此时,我相信退让和圆通只会让真相在言语的汹涌中沉入海底,而我只是最终沦为了他们用欢笑埋葬的千万分之一。

故而,我当秉持“纵千万人逆我我仍执着”的信念,笃信正义不会在我孤身无助时缺席,勇敢反击,言语的波涛终无法掩盖真相的大海。

王小波曾谈及沉默的大多数,当今社会独立人格的丧失正是真相暗淡、流言猖獗的原因。而流言所带来的伤害往往是不可挽回的,真相的披露只能给弱者带来一句宽慰与交代罢了。诚如是,个人的反击已是必要的,何况乎国家、民族呢?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随笔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6:20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题记

第一次认识鲁迅,是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嬉戏的孩童,是在长妈妈怀里撒娇的少年。无奈世道混乱,家道败落,躲在乡下的鲁迅受尽欺侮,也让他小小的年纪担上了大大的责任。

再一次了解鲁迅,是在隔着海的那岸,心中壮志,异国习医,只为自己的祖国尽心尽力。这一切,却在一堂课上,永远改变。

他忘不了,忘不了国人面对自己同胞遇害时的冷漠;他意识到,意识到只有唤醒国人国家才有希望。他回来了,带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誓言再次踏上了祖国的沃土,这次,只为民族复兴。

他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为数不多的清醒者,清醒到众人都陷入了时代所编织的梦境中,他却坚持用文字来唤醒他们,清醒到希望凭一己之力想要改变大众所趋向的方向。因为众人皆醉唯他独醒,所以他的文字成了另类,连他本人也成了大众眼中的怪物,他的作品总是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以及不同于时代的内容,所以显得突兀又格格不入。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_高中议论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5

蝉,埋在土里十七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蝉蜕之时就是生死之际。一头是生的热烈,一头是死的边缘。生怕辜负了这如火的盛夏,生怕辜负了自己的真心。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小小的蝉,在他们的信念里,生命很短,十七年的等待只能换来一个夏天,却要让生命迸发出火花,歌唱不息。是的,活就要活得热烈,活得精彩。

距今两百多年前的高加索山下,普罗米修斯的子嗣再一次高擎火种,为那一片寒冷土地上的人们带去了憧憬与希望。虽然他们的结局与普罗米修斯一样令人叹惋,但他们高贵的精神,将被世人永远铭记。

那些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军官,无一不是战胜拿破仑的功臣。他们远征并战胜法国后,作为法国的征服者,生活优渥、荣誉加身,并不是为了面包,为了自己的利益揭竿而起。他们本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贵族生活,享受农奴的供奉。即使对政策有不满,也可以完全保持沉默,他们不仅能可以活,还可以活的很好。可他们在见过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见过法国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后,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个新世界的美好待到黑暗专制的俄国,他们的祖国,他们的人民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