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读的作文,描写初读的作文

初读红楼_名著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17:55

剪不断的是绵绵柔情,道不尽的是碎碎小事,悟不明的是点点真情。因缘而起因缘殒,心意冰冷心意无。一个故事,一段情话,一幕悲剧,一场大梦。风过无痕,人去留情。曲终归,月乃明,却把红楼梦。

谓今世有何缘?轮回百转,今世偿还。“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便是病眉微蹙胜西子的林黛玉。她丧母后孤身一人来到贾府,那时的孤苦何人能解?她遇到宝玉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她为他流尽珍珠泪,柔弱之躯更瘦几分,他为她抛去多情心,一腔热血又添不同。他们互为知音,痴痴深情。她知他的心,他忧她的愁;他们又如冤家,整日吵闹。和好却生气,气消亦解忧;这边还拌着嘴,那边又念起他的安康……这份情,这片痴,又岂是朝暮可解?

梦如宁静的湖,湖中自有色彩。天与湖相接,那份远远的和谐如此美妙,却又如此易碎—波澜点点,便久久难息。无需大浪,这美丽就破碎了。惊醒时,虽然心碎,却不痛—因为那是梦。但若“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葬花时,她哭她的花,他伤她的人;只不过,在她香消玉殒时,又是如何的无奈?虽不能比翼飞,长相守,心却连。他们的爱情虽是悲剧,亦成功。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生生世世。那滋味,谁解?

初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20:11

深蓝色的封面上印着几个烫金大字——经典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内心激动无比,翻开这本早已耳濡目染却未得一见的带着浓厚历史气息的书,心中变得庄严起来。

翻开第一页,是前言译者吴兴勇先生在前言中对和本书作了简介以及对读者的期盼。先生介绍道:“作者写书的初衷是不愿意做一个完全靠社会供养的全身瘫痪的盲人,他想将自己短暂一生中的平凡经历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或许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至少可以为这个不平凡的时代留下一个记录。”……我沉默了。本欲直接跳过前言的躁动的心平静了下来,我突然希望,我了解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本书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我读下去……

读完前言,我重重地舒了口气,却仍舒不去心中那口沉沉的气。原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并非什么大文豪,他只是革命时期苏联的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而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写就的,原来书中的一切并非虚构,原来他真如保尔,或保尔真如他一般,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出了惊世巨著……

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一名普通红军战士,是当时无数坚定的革命者的代表,是英雄群体的结晶。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让自己宝贵的生命力猛烈燃烧,为革命奉献自己,他们的光辉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初读李密-随笔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6

华夏文明,诠释着一种感恩:养育之恩。尽管那些古老的年代早已步入历史的浩瀚星河,那些视为知己而死的刚毅长者早已携着永恒的承诺隐退于茫茫时空,“乌鸟私情”的赤诚,却永远不会淡去。初读李密,为他那份纯真的孝心感动。朴实的语言传递着诚挚的情怀,惶恐中却更显出了不屈的执着。李密,就这样,温文尔雅地摇动手中的笔杆写下掷地有声的话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冒着违抗君命的死罪,他始终不能置年迈的祖母不理。幼时祖母的养育与教诲,是他铭记一生的恩情。

淡语皆有致,浅语皆有情,晋武帝收回成命,恩准了李密的请求。这是晋武帝的仁慈,却也是他向一种文化的妥协。当一种真挚的情感蔚然形成一种文化的时候,它便拥有了强大的生存力量。正因如此,作为“孝”之精髓的“感恩”,也才能生生不息,泽被后代。

可以想象“生孩六月”痛失父亲的凄苦,也可以想象命运残酷地夺走一个四岁孩子被爱的滋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失去双亲更伤痛凄凉的呢?原本千疮百孔的心被命运无情地撕成碎片,此时收养他的祖母是他唯一的亲人,博大的文化赋予了“感恩”一种与生俱来的厚重。